-
-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出品 | 搜狐財經
作者 | 王伊萌
3月31日美股盤前,名創優品遞表港交所,在美上市之后,尋求回港雙重上市。
消息一出,美股名創優品盤前一度漲超6%。截至3🈷月31日美股收盤,名創優品報7.8美元每股,市值約23.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1億元)。
招股書顯示,創立于2013年的名創優品,在2021財年(對應自然年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的營收已超過90億元,在2022財年的上半年的營收已超過54億元。
不過,在2019財年-2021財年,名創優品的凈虧損已從2.94億元擴大至14.29億,三年累計虧損近20億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名創優品在全球的門店已超過5000家,其中有1877家外海外門店。
此外,名創優品于2020年推出其潮玩品牌TOP TOY,也是名創優品的第二增長曲線。截至2021年12月31日,TOP TOY在中國大陸已擁有89家門店。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1年,TOP TOY的交易總額達到3.74億元。
連虧三個財年,2021年上半年曾扭虧為盈
最!笆辍泵麆搩炂返慕洜I情況如何?
招股書顯示,營收方面,2021財年,名創優品實現90.72億元的營收,與上一財年同期的89.79億元相比,增長1.03%;在2020財年,受全球疫情影響,名創優品的營收同比出現負增長,較2019財年的93.95億元減少4.43%。
2020財年-2021財年,名創優品海外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大。2020財年,來自“國際市場產生”的收入由2019財年的30.31億人民幣下滑至29.35億元,在2021財年,進一步減少39.3%至17.81億元。
利潤方面,在2019財年至2021財年期內,名創優品均出現虧損。2019財年,名創優品虧損約2.94億元,2020財年虧損2.6億元,2021財年虧損擴大至14.29億元。
不過,名創優品的營收和凈利潤,在2022財年上半年(對應自然年2021年下半年)均實現了增長。
2022財年上半年,名創優品的營業收入已超過54億元,與上一財年同期營收43.7億元相比,增長24%;利潤上,2022財年上半年實現了扭虧為盈,凈利潤達3.39億元。
究其原因,與名創優品在2021年的快速擴張分不開關系。,而2021年的新開門店,又以下沉市場為主。
名創優品在招股書中表示,自2021年起,名創優品在中國的門店擴張戰略重點從一線和二線城市轉至低線城市,與一線和二線城市相比,中國有更多的低線城市。
2021年,名創優品在全球新增531家“名創優品門店”,其中,中國大陸門店新增400家。而名創優品在國內新開設門店的70%,都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國內已有的3100多家門店中,41%位于三線及以下城市。
除了快速擴張的門店外,名創優品的毛利率在期內也有所上升。2021年下半年,名創優品的毛利率增長了約3%。對此,名創優品解釋稱,主要因為來自國際業務的收入增加,國際業務的毛利率通常高于在中國的業務。
招股書顯示,2021下半年,國際業務的營收為40.86億元,同比增長14.9%。
此外,名創優品還稱,由于2021年下半年,毛利較高的IP產品銷售增加,也造成了集團毛利率的增長。
從“十元店”到潮玩店,葉國富的又一好牌?
在名創優品2021年下半年毛利率增長原因中,其提到了“IP產品”一項。曾經,在名創優品赴美上市的招股書中,其也提到毛利率的上漲是由于高毛利聯名產品的推動。
名創優品先后與HelloKitty、三麗鷗、漫威、迪斯尼等全球知名IP合作,IP帶來的品牌溢價下,其利潤表現略有改善。
或許是看到了IP的廣闊利潤空間,以及憑借“盲盒”造出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名創優品在2020年12月推出的潮玩品牌“TOP TOY”,來搶奪中國千億級潮玩市場的“蛋糕”。
TOPTOY被名創優品集團視作業績的第二增長曲線,也是名創優品撕下“十元店”低價標簽的突破口,接連兩個季度TOPTOY都被寫進了名創優品的財報里。
根據此前名創優品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財年第一財季,TOP TOY的營收達1.09億元,總營收的4.1%;第二財季,TOP TOY的收入達1.31億元,營收占比為4.7%。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TOP TOY于2021年的GMV達到3.74億元。招股書顯示,TOP TOY在2021年新增了84家門店,門店總數達到89家。截至2021年底,TOP TOY已擁有超150萬名會員。
但潮玩行業的競爭格外激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潮玩市場集中度較低,其中,市場份額最高的泡泡瑪特也僅為8.5%,行業CR5(業務規模前五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為22.8%,其余77.2%的市場由其他中小品牌占據。
TOP TOY還面臨自有IP缺乏吸引力的問題,其外采IP占比達到7成,并且較為依賴與知名IP,如HelloKitty、漫威、迪斯尼等合作聯名款支撐銷量。
在2022財年,名創優品開始加大為TOP TOY的“燒錢”力度。在2022財年的第一財季和第二財季,名創優品的銷售和分銷費用分別達到3.23億元和3.7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和21%。
名創優品在財報中表示,銷售和費用的增加,是因為公司繼續加強TOP TOY品牌知名度,及IP產品相關的許可費用增加。
而在此次赴港上市的招股書中,截至2021年年底,名創優品擁有現金及等價物51.51億元,2022年2月28日賬上現金50.74億元,足以見得公司現金流較為充足。名創優品也在招股書中提到,在未來12至36個月,募集資金將繼續投資于品牌推廣及培育,包括進一步推廣和發展TOP TOY品牌,探索其他零售渠道和擴大我們的在線渠道,并在不久的將來增加TOP TOY品牌下的TOP TOY品牌和其他自主開發產品的比例。
背靠騰訊、高瓴資本,葉國富夫婦持股64%
2020年10月15日,在創辦名創優品的第8年,葉國富帶著他的“十元店”,敲開了紐交所的大門。
在敲鐘上市當天,名創優品的市值一度接近70億美元,葉國富的身價也超過了300億元。上市后股價最高曾達35.21美元每股,名創優品的總市值也一度突破為100億美元。
而截至2022年3月31日,名創優品報收于7.80美元每股,總市值為23.90億美元,其股價較歷史最高點已跌超77%,總市值也蒸發約94億美元。
此次回港尋求上市,也被視作中概股名創優品的一次自救。
據彭博社近日報道,美國證監會(SEC)將百度公司列入可能被美國證券交易所摘牌退市企業的暫定清單。理由是所謂“北京拒絕允許美國官員審查公司的審計報告”,一同被列入這份不斷擴大的清單的還有富途控股、愛奇藝、CASI凱信遠達和Nocera Inc.。
在此背景下,中概股回港上市成為熱潮。目前,已有多家中概股公司在港交所二次上市,包括阿里巴巴、京東集團、新東方和蔚來等企業在內,以及包括百濟神州、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選擇雙重上市的。根據中金研報數據,目前還有另外的25家公司可能在未來3-5年內滿足回港上市條件。
此前就有媒體報道稱名創優品將回歸港股,預期募資數億美元,但當時名創優品對此未公開回應。
招股書顯示,此次赴港IPO前,名創優品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葉國富及其妻子楊云云持有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約64.4%,占公司發行在外總股份總投票權的約76.8%,執行董事兼執行副總裁李敏信持股4.58%。
此外,在名創優品持股約0.59%的八個少數股東中,出現了高瓴資本和騰訊投資的身影。2018年,名創優品進行了第一次外部融資,與騰訊和高瓴簽署關于合共10億元的戰略投資協議。
高瓴資本曾在2021年第二季度大幅加倉名創優品,截至2021年上半年,高瓴資本對名創優品的持股數達565.3萬股,對應持倉市值為1.18億美元。
而在2021年第三季度,高瓴資本減持了名創優品約540萬股,期末持股數為25.23萬股,持倉市值為384.5萬美元。2021年第四季度,高瓴資本未對名創優品進行調倉,但持倉市值卻減少至260.9萬美元。
在高瓴資本持股期間,名創優品的股價由2021年6月30日收盤的20.79美元每股,跌至2021年12月31日的10.34美元每股。
華夏品牌網 200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